氮氣護屏・智能分選 江西銘鑫以技術突破重構鋰電池回收安全標準

#行業資訊 ·2025-09-10

隨著新能源汽車與儲能產業的爆發式增長,我國廢舊鋰電池年退役量已進入百萬噸級時代。2025 年初《電動自行車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指南》的出臺,更凸顯了規範回收的緊迫性。在此背景下,江西銘鑫冶金設備有限公司憑藉其自主研發的帶電破碎回收技術,構建起安全高效的資源循環體系,為行業樹立了技術標桿。


作為擁有 3 項國家發明專利和 20 多項實用新型專利的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」,江西銘鑫深耕環保裝備領域三十餘年,其「廢棄電子產品資源化成套設備」科研成果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。公司最新研發的「報廢鋰離子動力鋰電池帶電破碎處理裝置」,通過氮氣保護無氧破碎系統,將處理箱內氧濃度嚴格控制在 2% 以下,從根本上杜絕了傳統破碎工藝中電解液揮發引發的燃爆風險。這一創新設計省去了傳統工藝中冗長的放電預處理環節,使處理效率提升 30% 以上,完美解決了行業安全與效率難以兼顧的痛點。


在資源回收精度方面,江西銘鑫的智能分選矩陣展現出強勁實力。該系統整合磁選、氣流分選和多級篩分技術,實現銅極耳回收率超 99.5%,鋁殼純度達 98% 以上,鎳鈷錳(NCM)與磷酸鐵鋰(LFP)材料分選精度高達 99%。配合全閉環環保體系,通過活性炭吸附與催化燃燒處理,VOCs 去除率超過 99.9%,粉塵排放濃度控制在 10mg/m³ 以下,優於歐盟環保標準,真正實現了「變廢為寶」的綠色轉型。


據行業數據測算,採用江西銘鑫回收線路的處理線可實現 5 噸 / 小時的單線處理能力,每處理 1 萬噸廢舊鋰電池可減少碳排放 2.3 萬噸,節約鈷資源 1200 噸、鋰資源 800 噸。這一技術優勢在 2025 年上半年鋰電池回收市場供需雙弱、利潤倒掛的複雜環境中更顯珍貴,其金屬回收率較傳統工藝提升 30% 的性能,能為萬噸級處理企業每年創造超億元收益。


江西銘鑫構建的「破碎 - 分選 - 提純」全鏈條解決方案,完美契合《建設指南》中「企業主體、安全便民」的發展原則。公司通過產學研合作模式,與多家高校共建技術創新平台,其研發的鋰電池破碎回收用烘乾機、滾筒篩等配套設備,進一步提升了回收體系的自動化與精細化水平。目前,公司產品已遠銷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,為特斯拉等國際企業的供應鏈閉環提供關鍵支撐。


隨著「雙碳」戰略深入推進,江西銘鑫將繼續發揮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優勢,在現有技術基礎上研發第四代「超臨界流體分選技術」,目標將正負極材料回收純度提升至 99.9%。這種以技術創新驅動資源循環的發展模式,不僅為我國鋰電池回收行業提供了安全高效的解決方案,更通過「城市礦山」的開發利用,為新能源產業鏈的資源安全貢獻了「中國智慧」。

Related tags::

© 2011-2024 江西銘鑫冶金設備有限公司